【地方特考電力工程組】
工科相關背景,需用名額為所有類組之冠
科目專業程度高,其它類組較難以跨考
考試名額多,上榜機會大
地方特考報名時間:108年9月10日~108年9月19日
地方特考考試時間:108年12月14日~108年12月16日
《選擇地特電力工程的好處》
1. 不需離家背景,就能穩定拿高薪
2. 電力工程考試名額多,上榜機會高
3. 工科優勢高,出路廣想了解
《考取薪資》 單位:月薪
《工作內容》
本職系之職務,係基於電力工程之知能,對發電、輸電、配電、容電、電動、電用、控制設備、機具與器材之修造裝備、電機運轉、電纜架設、電力系統之設計、施工規劃、安全管理、維護、測繪與檢驗、有關器材裝具之改良管理、電力生產及廠、礦之電力規劃等,從事計畫、研究、擬議、審核、督導及執行等工作。
《分發單位》
1.經濟部標準檢驗局/能源局
2.交通部民用航空局
3.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
4.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5.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
6.各縣市政府
7.各鄉鎮區公所
《一次準備多次上榜》現在就開始準備
以下列表為電類朋友們整理出來相關考試之考試類科,科目亦為大一至大三學校必/選修學科,好好把握學習機會!未將來做準備!
【地方特考三等-電力工程榜首-陳O華 考試經驗分享 】
讀書計畫
1.學習方式規畫及心得
先從大方向規劃,訂出預計完成科目時間表是很重要的!!我會依難易程度分配看書的時間,因為我是電子科系背景,以前沒念過電力系統、電機機械,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會給的很多,例如花三個月看電力系統、花三個月看電機機械、花一個半月看電子學...等,然後到考試前兩個月要分得 更緊湊,可能一個禮拜就要完成一個科目的複習,最後甚至短至三天,用這種方式來加強自己的記憶,我想單考一科大家都是高手,都很會寫,但六科專業科目一口氣擠在三天考完,就沒那麼簡單了,考得上考不上,不是在比誰比較厲害而是在比誰忘得少。
在念書的過程中,筆記絕對是必要的!!因為這樣才可以將重點濃縮,下次回來複習的時候,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,回想起以前念的觀念及解題方式;由於科目實在太多,所以再作筆記的同時要儘量減少記憶的背誦,以觀念為重,這樣下次複習才會快,遇到變化題型也不會呆在考場上,到考前一個禮拜,我把筆記又再濃縮成幾張的A4紙,方便在考試前幾分鐘回想起以前解題的感覺。
建議可以在考前幾周算考古題,因為手感真的很重要,但不是盲目的把考古題庫拿來就狂算,這樣效率不會太好,應該將該科目的考古題分章節分類,然後開始一一解題及分析,最好是練到拿到考卷看到題目,就知道該題是在考哪個章節,這樣就不會在考場想破頭,不知該如何下筆,考試不是怕你不會,而是怕你忘記。
2.各科準備重點分配
〈共同科目〉
國文:
作文就佔了六十分,選擇題部分只佔二十分因為覺得投資報酬率太低,所以幾乎都沒看,只有考前背些名言佳句及公文格式,憑著以前念古文的感覺就去應考了。
英文:
這要靠平時有沒有念英文的習慣,並不是念了,分數就會成正比的拉高,養成念英文的習慣吧,看外語新聞、外國電影、唱英文歌、唸英文小說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法學緒論&憲法:
個人很討厭背法條,所以幾乎都沒準備,考前到圖書館借了本題庫書(有附詳解),狂做題目。
〈專業科目〉
電力系統:
輸電線模型、經濟調度、次暫態穩定度、暫態穩定度、穩態穩定度、電力潮流(牛頓拉福生、高斯賽德法、快速去耦)、保護電驛都很重要。
電機機械:
本科算是重點很好抓的一科,因為不外乎考磁路、變壓器、直流機、感應機、同步機這幾個大重點,電機機械的題目通常都很長一串(看懂題目就贏一半了),要懂得抓關鍵字,然後先在一旁畫等效電路圖,能明白題目要求什麼,我想平常有多做題目的,解題應該都不成問題,其中比較有變化題型的應該是磁路及變壓器,要懂得活用不可死背。
電路學:
這科算是電類組的共同基本科目,內容不多難度偏易(跟其他科相比),一定要拿高分,重點不外乎直流網路、弦波穩態、耦合電路、諧振電路、濾波器、雙埠網路、三相電路…,不過今年考題有出迴旋積分的運算倒是讓我感到意外;如果要考電子或通訊的考生,三相電路若不熟可考慮放棄,很少考;可以參考劉承的電路學題庫班,老師會將各單元分門別類地整理好,上過課的應該都知道,老師會教你分析題目,哪種電路該用哪種方法破題。
電子學:
本科我考得不理想,我著重在應用電路上面,像是電流鏡、史密斯課本的幾個經典的回授電路、數位應用電路、CMOS最佳尺寸規劃、功率散逸等,但都沒考出來!!!!今年的地特,個人覺得偏微電子學、推導證明方面的居多。
計算機概論:
計概因為偏背誦的居多,所以我留在最後一科看,範圍太廣很難準備,也很難猜會出什麼題目,只能多準備,但還是會有幾題基本題型一定要拿下分數,像是浮點數表示法、死結、演算法、網路七層、作業系統、資料結構;就算遇到都不會的也要掰點東西,賺點筆墨分數。
工程數學:
要背的真的很多,在前面ODE解法又有好幾種題型跟不同的解法,自己要做整理分類,遇到什麼題型用什麼解法,一種題型可能會有兩種以上的解法,就專用你熟悉的解法就好了,儘量縮減背誦的壓力。我覺得這六科專業科目來說,工數最重手感,最好考前能把每種題型都小算一遍,太刁鑽的題目,直接跳過。
時間管理
1. 年度計畫
花三個月看電力系統、花三個月看電機機械、花一個半月看電子學...等這要看個人對科目的理解、熟習程度而定。
反正到考前每個科目至少都要看過一遍(會解題的程度),上課聽老師講課,聽得懂是最重要的,課後一定要練習解題,這樣老師講的觀念才算有吸收進去。
2. 日計畫
平時白天要上班,所以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看書,下班回家看書約2~3小時。假日看書約7~9個小時。
我不習慣長時間都坐在位置上看書,我的方法是把要看的書先分成幾大章幾小節,以小節為單位,在非常認真地看完一個小節之後(時間不一定),會起來走動休息個10~15分鐘左右,再回到座位上接著看下一小節。 理解、熟習程度而定。
心路歷程
1. 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
在準備考試期間,爸媽常叫我讀書要適度不要太累,也很少會交代我辦事情,還有因為我家裡是做生意的,時常會缺人幫忙,好在有姊、弟可幫忙店裡,讓我專心唸書,好在一路上有家人的幫忙以及支持,才能讓我如願達成目標。理解、熟習程度而定。
我大概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,因為要上班的關係所以每天回家看書都很有限,所以看書最有效率的時候應該是在假日,我覺得一路走來,最難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,一想到八個科目要考,就渾身提不起勁,因為科目實在太多,常常自信滿滿的看完一科後,下次回來複習的時候,並不是不會,而是忘得差不多了,這實在令人相當沮喪。時常勉勵自己:「沒關係,背了會忘,忘了我就再背。」
當初下定決心要參加三等考試時,想說能錄取上榜就好了,但最後結果倒是意外的好,可能是考運也不錯吧;考試就像跑馬拉松,持之以恆絕對是致勝關鍵,歷經一年多的磨練,我終於完成這段漫長的旅程!! 最後,期許大家能早日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標。 得差不多了,這實在令人相當沮喪。時常勉勵自己:「沒關係,背了會忘,忘了我就再背。」
2. 給未來考生的建議
選定適合的老師而不是名師,理科最重要的就是觀念,好的老師能把正確的觀念帶給學生,運用在解題上,而不是一味地追逐題型,這樣一來能減輕背誦的分量,遇到變化的題型,也能游刃有餘。
對國家考試而言,"題型"當然還是很重要!!,建議考前能多算考古題來加強解題的手感喔,考卷一發下來,我習慣是整張稍微瀏覽一下,大概用一至兩分鐘的時間,分析一下各個題目分別在考那個章節,心裡有底了之後,就翻回第一題,開始解題。不過在考電子學的時候,剛開始我倒是慌了手腳,跟我準備的好像都不一樣,好在時間很多,重新靜下心來,嘗試用不同角度不同做法解析,原本不會解的題目居然讓我找到破題的點了,這樣就多拿二十分了;若遇到真的不會的題目,也不能放棄,能掰出一些東西來賺點筆墨成績也好,總之,別輕言放棄。
考試是長期抗戰,在過程中難免會有心情較低落的時候,適度休閒活動能讓自己身心重新上電,不要整天埋頭苦幹,日復一日,這樣很容易消磨鬥志;要懂得自我紓壓,偶而出門跑跑步、打打球、放聲嘶吼的唱歌(個人偏好),都是不錯的選擇喔!!
考試資訊
今年電力系統出的題目,李元老師都有教過,重點在輸電線模型推導、暫態穩定度、電力潮流等,但保護電驛今年沒出,電機機械還是不外乎那些題型,變壓器、直流機、交流機等,沒什麼變化題,電子學偏重在推導證明及一些基本觀念,應用電路較少,電路學難易參半,今年倒是出了一題要用迴旋積分求解(繁瑣)的題目,計算機概論重點在於死結、排序、演算法、駭客攻擊、可滑動視窗,陣列的資料結構等,劉逸的題庫班都有教過喔,工程數學申論題部分重點為留數定理、特徵值、拉普拉斯轉換,選擇題大多出機率、ODE、傅立葉等。基本上考題都不難,只要勤加練習,都能有不錯的成績。
你可能有興趣的資訊:
其它優質講座:
留言列表